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5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可以从货品价目单上规定的价格中扣减一定数额,此项扣减数通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如15%、20%、25%等。扣减后的净额才是实际销售价格。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收到货款时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手段。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对于批发商往往给予商业折扣,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即“薄利多销”。在商业折扣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以后的实际售价加以确认。由于商业折扣一般在交易发生时即已确定,商业折扣仅仅是确定实际销售价格的一种手段,不在买卖任何一方的账上进行反映,所以,商业折扣对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并无实质性影响。
直接冲减原进货价格:
借: 库存商品 折让后的金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折让后的金额乘以税率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采购折扣会计分录处理
(1)商品验收入库时
借:库存商品(售价金额)
贷:商品采购(进货原价)
商品进销差价(售价与进价的差额)
(2)在折扣期内清偿货款时,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企业为促进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在销售实际已发生,企业销售实现时,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确认销售收入,不需作单独的账务处理。
在整个采购活动过程中,一方面,通过采购获取了资源,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的顺利进行,这是采购的效益;另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也会发生各种费用,这就是采购成本。
不断降低采购成本,以最少的成本去获取最大的效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的关键,就是要努力追求科学采购。科学采购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基本利润源泉。
扩展资料:
应是先借后贷,借贷分行,借方在上,贷方在下;贷方记账符号、账户、金额都要比借方退后一格,表明借方在左,贷方在右。
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涉及到哪些账户发生变化;账户的性质,分析涉及的这些账户的性质,即它们各属于什么会计要素,位于会计等式的左边还是右边。
增减变化情况,分析确定这些账户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减金额是多少;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增减变化情况,确定分别记入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会计中商业折扣的金额,无需在科目中反映,例如原价100元,按八折销售,只记录八折后金额即可,无需反映差额。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 8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销项税额不考虑)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商业折扣是企业最常用的促销方式之一。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占领市场,对于批发商往给予商业折扣,采用销量越多、价格越低的促销策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薄利多销”如购买5件,销售价格折扣10%;购买10件,折扣20%等。
其特点是折扣在实现销售的同时发生。
现金折扣应该冲减财务费用。首先现金折扣是销货方已确认收入后,由于付款方付款及时而得到的一种优惠。基于这个理解,应该有下面两点应该得到明确:
1、销售方不会因为给予优惠而更改纳税基础,还是应按优惠前销售金额缴纳税款。
2、对于购买方而言,优惠的原因在于你提前付款给对方。方便理解,你可以理解为,对方本来该找银行借的钱你替银行给了,该给银行的利息给你了,那你就冲减财务费用吧。分录可以这样做:借: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进项税 17贷:应付账款 117假设现金折扣为10借:应付账款 117贷:财务费用 10 银行存款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