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经营活动现金流占营业收入应该在85%以上,营业收入不产生现金流的原因是赊销,有信誉的客户不会长期拖欠货款,上期拖欠本期也应该流入,所以经营现金流与营业收入占比在85%以上是合理的。
1、经营现金流量为负说明企业有破产倒闭的危险,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必须是正数,而且数字必须能够满足企业的日常运营的资金,诸如职工工资、购买原料的花费,经营管理费用等日常费用支出,一旦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为负,任何其它指标及比率都没有相关依据,这样的企业是不正常的。
2、经营性现金流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 +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性现金流出=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实际缴纳的各项税费款+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现金净流量=经营性现金流入-经营性现金流出。
净现金流量NCF=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净现金流量=净利润+折旧=(营业收入-相关现金流出dao-折旧)*(1-税率)+折旧
常用的是第二个式子。注意折旧计提。
净现金流量是现金流量表中的一个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收入)减去流出(支出)的余额(净收入或净支出),反映了企业本期内净增加或净减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数额。
以个人日常生活中的情况而言,比如,某月月初共有现金1 200元,本月取得工资收入1 500元,开销生活支出花去800元,购买国债花去1 000元,这样,到月底,还有现金1 200+1 500-800-1 000=900元,当月现金净流量就等于900-1 200=-300元,就是月末比月初净减少了300元的现金。但同时,资产却增加了700元(900+1 000-1 200)。
扩展资料: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结构融资三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
1、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企业支付能力、偿还能力和周转能力;
2、现金流量表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3、现金流量表有助于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及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
4、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会计报表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计算公式: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额就是指在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大部分的广义现金的增加额。
现金流量表主表中的最下面一栏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现金流量表右下角所填列的是现金的期末余额和现金的期初余额,两者的差即是当期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量表只反映企业单位的现金净流量,净流入或者净流出。
现金余额在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的现金余额可以看到。
资产负债表上的期末余额减期初余额等于现金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