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7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年底本年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就可以啦,如果是亏损的话,就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如果是盈利了做相反的分录就可以啦,就是这样子,如果有盈利了,你就提起盈余公积。先提取法定后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一、分红定义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二、分红需要满足的条件 公司发放红利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以当年利润派发现金须满足:
⑴公司当年有利润;
⑵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
⑶已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
2、以当年利润派发新股除满足第1项条件外,还要:
⑴公司前次发行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
⑵ 公司在过去3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录;
⑶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润;
3、以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除满足第2项 1-3 条件外,还要:
⑴公司在过去三年的连结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⑵分配后的法定公积金留存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50%;
⑶除此之外,根据《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股利的分配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按法定程序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并由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代表的1/2现金分配方案或2/3红股分配方案 以上表决权通过时方能实现。 三、 分红的形式 股东可以以三种形式实现分红权:
1、以上市公司当年利润派发现金;
2、以公司当年利润派发新股;
3、以公司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 四、分红时财务处理:
1、 股东大会通过分红方案,宣告分红时:
借:利润分配-分配股利(派发现金和新股时,如果以盈余公积转增股本,借方为盈余公积)
贷:应付股利(或应付利润)
实际派现时:
借:应付股利(或应付利润)
贷:银行存款实际派发新股或转增股本时:
借:应付股利(或应付利润)
贷:股本
需要看各个股东对公司出资占所有人对公司出资的百分比计算。除非全部股东另有约定外,一般按持股比例分红。
分红是股份公司在赢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额的一定比例支付给投资者的红利。是上市公司对股东的投资回报。分红是将当年的收益,在按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公益金等项目后向股东发放,是股东收益的一种方式。通常股东得到分红后会继续投资该企业达到复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红,而优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红。股份公司只有在获得利润时才能分配红利。
分红有红利再投资和现金分红两种方式,这两种分红方式的差别是,一个是单利增值,而红利再投资是复利增值。所以大多数客户比较喜欢选择红利再投资的方式。
先结转损益科目至本年利润(可在每月月末进行),再至年末结转本年利润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反映的是企业当年度利润的盈亏情况,所以不跨年核算,到年未都要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而不管当年度是盈利还是亏损。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100%其中:对于单户企业,净利润就是企业的所得税后利润;而对于集团型企业,净利润是指归属母公司的税后净利润。平均资本=[(实收资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年初数)+(实收资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上述资本公积仅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在计算资本收益率时应予剔除。税后ROC=运营该收入*(1-税率)/(债务账面价值+股权账面价值)资本收益率又称资本利润率,是指企业净利润(即税后利润)与平均资本(即资本性投入及其资本溢价)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运用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也是财政部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一项评价指标。资本收益率越高,说明企业自有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投资者的风险越少,值得继续投资,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就意味着股票升值。扩展资料地位作用1、树立资本经营观念,以追求最大限度资本增值为目标现代企业制度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是资本生存、增值和获取收益的载体,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首先体现在对资本的组织、管理和营运上。2、建立一个分析系统,加强对指标的分析资本收益率指标综合性强,通过分析,可以找到企业经营活动进一步合理化的关键问题所在,找出影响经济效益和经营效率的主要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提高资本收益能力。3、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是一种以人为本,将人看成是最重要的资源的现代管理思想,它反映的是“人力决定企业前途”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