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40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本文目录
残值的计算如下: 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率。 在计算折旧时,把固定资产原值减去估计净残值后的余额称为折旧基数或者折旧总额。所以,预计净残值的大小和确定方法,直接影响到企业可以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残值是指在一项资产使用期满时预计能够回收到的残余价值,也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报废时处置资产所能收取的价款。
如果一项资产预期期满后能交换一项新资产,那么其残值就等于预期交换来的资产的价值。 一般残值的计算方法: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率常见为3%-5%,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1、残值和净残值: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率
图上已经有残值了,不需要计算。
2、累计折旧: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你可以直接根据月折旧额*12就可以得出年折旧额
3、净值:
账面价值( 账面净值)(carrying value、book value)是指按照会计核算的原理和方法反映计量的企业价值。《国际评估准则》指出,企业的账面价值,是企业资产负债表上体现的企业全部资产(扣除折旧、损耗和摊销)与企业全部负债之间的差额,与账面资产、净值和股东权益是同义的。
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即:固定资产净额)
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
经查阅,净值和净残值区别有:
一、含义不同。
1.固定资产净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值减去该固定资产已计提的折旧总额的差额;
2.残值是该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收回的价值;
二、计算公式不同。
1.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2.残值=固定资产原值×残值率;
三、用于计算的方面不同。
1.固定资产净值这种计价方法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损益等。
2.残值用于计算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报废时处置资产所能收取的价款。
3.净值,又称折余价值,是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或重置完全价值减去累计折旧额后的余额。
4.折余价值反映固定资产经磨损后的现有价值,实际占用资金数额;
5.与固定资产原始价值比较,表明现有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及其处民设面效率的大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