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库存商品结转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期末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发生的成本。
制造费用期末结转到应归入成本账户科目,如制造费用科目、制造费用-材料费用科目、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等。具体的结转原则是:应归入成本账户的费用是按照其发生的实际成本形式,结转到原单位生产成本账户和费用账户,但不包括实物存货中费用成本部分;应归入其他科目的费用是按照其发生的实际情况,结转到相应的科目
在以下情况下: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故只要本期有主营业务成本,期末时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就是借方余额;然后需要将期末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无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1、账户性质:费用类账户。
2、账户用途:核算生产和销售与主营业务有关的产品或服务所必须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资)和固定资产折旧等。
3、账户结构:借方记增加,登记发生的主营业务成本;贷方记减少,登记结转的主营业务成本;期末,应将本账户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4、明细账户:按照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业务成本是指通信企业提供的各种业务的专业成本,是通信企业完成提供某项通信产品服务所花费的代价。 会计学中,某一特定时期某账户中左方金额合计与右方金额合计之差叫做余额。
销售产品成本结转分为随销售随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方式,随销售随结转即确认销售收入的同时结转对应成本,定期结转一般在月末一次结转成本。
本月销售产品成本具体金额的计算与企业发出存货的计量方式有关,发出存货的计量方式主要包括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以及个别计价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每次进货(或生产入库)的成本加上原有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进货数量与原有库存数量之和,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在下次进货前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依据。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以月初库存商品成本加上本月进货(或完工入库)成本总额除以月初商品数量与本月新进数量之和,即只计算一次平均成本。
产品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实际成本+本月各批次入库成本之和)÷(月初库存产品数量+本月各批次入库数
个别计价法是指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进或生产时确认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产品或期末库存的成本。
计算出已销售产品的数量和存货单价,然后算出成本总额进货时: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材料出库: 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结转后应无余额.该帐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帐户。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库存的各种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存放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为进行库存商品的核算主要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商品流通企业还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