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会计档案的内容一般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等四个部分。 (1)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它包括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三种)、记账凭证汇总表、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2)会计账簿。会计账簿是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它包括按会计科目设置的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辅助登记备查簿等。 (3)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会计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主要有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度会计报表,年度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4)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属于经济业务范畴,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关数据资料。如:经济合同、财务数据统计资料、财务清查汇总资料、核定资金定额的数据资料、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存贮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数据、程序文件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均应视同会计档案一并管理。 具体参考
企业单位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合同进行归档的,应按照合同的类型进行分类,如劳务合同、劳动合同、采购合同、供应合同等,然后在根据分类合同的发生日期进行编排、归档即可。
1、确认的政府补助利得,借记"银行存款"、"递延收益"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2、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贷方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3、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高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
过账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在编制会计分录的基础上逐笔过账;
二是定期汇总同类业务的会计分录,一次性过入有关的分类账户。
如:
收到A公司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A公司
付给B公司款
借:其他应付款-B公司
贷:银行存款
然后搞个三方转账协议,将AB公司往来合并
借:其他应付款-A公司
贷;其他应付款-B公司
如果金额不大的话,可以通过现金来调整。
收到B公司现金收据
借:现金
贷:其他应付款-B公司开出现金收据给A公司
借:其他应付款-A公司
贷:现金
买菜取得发票之后
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 其实不是很严格,当然其他应付会好一点,因为不是公司经营支出,不签订合同,所以用 应付账款 太正式了,但是在会计原理上不算错。
付款的时候
借:其他应付款、应付账款
贷:现金 或 银行存款 都可以
管理费用-福利费是计提的时候使用的科目,福利费是可以先计提再使用的。所以,使用的时候借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福利费。如果你公司不是属于先计提在使用的记账方式,而是直接计入费用的,也是可以 直接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的。关键看你们的记账方式。
扩展资料:
会计科目表,是指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会计科目所构成的集合。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包括:
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参考资料: